赖新生,男,福建省武平人。主任医师,教授,博士生导师,博士后导师。1990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,师从于司徒铃教授,现就职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。是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。
诊治范围
擅长针药结合、各种传统针刺补泻手法治疗哮喘、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、不孕不育及中风、老年期痴呆、帕金森氏病、癫痫、脑外伤后遗症等脑病。
教育经历
1972年,毕业于武平一中高中部。
1977年,考入福建医科大学中医系医疗专业。
1984年,考入广州中医学院(现广州中医药大学)针灸系,攻读中医针灸学专业硕士研究生,1987年毕业后又考取该院中医针灸学专业博士研究生,从师于现代中国针灸学泰斗之一的司徒铃教授,1990年毕业。
工作经历
曾分配到山东医学院中医教研室任助教,后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历任针灸推拿学院院长、针灸研究所所长等职。
研究方向
长期从事针灸的神经分子生物学、免疫学机制以及针灸治疗的中枢机理等研究。
学术思想
1、对针灸大家靳瑞教授三针疗法、岭南针灸大家司徒铃针法的继承和发扬深入
他对靳瑞教授的“靳三针”发扬深入体现在脑病的研究和治疗上,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“靳三针”针刺操作技术标准,使原有零星临床经验更加系统化、标准化。并对其治病机制进行了多层次研究和分析探讨。针对岭南气候特点司徒铃教授善用灸法,督脉铺灸法以温阳补虚、百会压灸法以定眩止晕、麦粒灸井穴以治肢瘫均为其独到之特色。赖教授亦根据固护阳气,方存生机,对灸法的独到应用,他在司徒铃教授背俞理论基础上提出通督调神法,重点以背俞穴配合督脉穴以温阳调神。
2、独创通元针法
通元针法即“通督调神、引气归元”的治疗大法,是他根据毕生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新的治疗体系。依据针灸的作用是调整脏腑,效应特点是平衡阴阳;本法体现了循经取穴的精华,以脏腑神气为治疗中心,以任督二脉为调节全身阴阳的关键环节,蕴含赖氏针法处方和针药结合的独特学术思想。
3、对针药结合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认识及针灸抗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研究
他早年致力于针灸抗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研究,并在此方面有较深的造诣,曾获得多项成果及奖励。针药结合治疗哮喘、过敏性鼻炎、荨麻疹等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不但取得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,而且在针灸抗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深入的突破。深刻认识过敏体质的本质,并确立过敏性疾疾以三脏(肺、脾、肾)辨证治疗、内外相参、扶正祛邪治疗的三原则。
4、经穴特异性的探讨
提出“经穴特异性与脑相关”假说。认为机体的针刺效应须经过中枢整合,才能再作用于病所而呈现治疗效应,因此识别经穴和非经穴的最本质的关键所在是脑的应答和识别。在这一假设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建立经穴识别模型的脑界定方法。在这基础上把得气与经穴研究密切结合在一起,重新定义得气的概念。
科研成果
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项目9项,省部级项目10余项,科研内容先后获国家级奖项5项、省级奖项8项。其中:
1、“针刺治疗弱智儿童的临床与实验研究”获国家中医药料技进步三等奖。
2、“针刺治疗I型变态反应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”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、省中医药料技进步一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。
3、“颞部穴位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临床实验研究”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4、“阳虚模型微量元素与助阳方药调节作用”获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5、“微循环与部分中老年病症关系研究”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
获奖情况
1996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律贴。
曾被评为广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医药科技工作者。
荣誉称号
国家级名老中医
学术兼职
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
国家级教育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委员
中华医学科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
广东省针灸学会副会长
社会活动
多次应邀赴美国、加拿大、新加坡、香港、台湾等地讲学及作学术交流。
出版著作
主端《岭南针灸经验集》、《针灸时间治疗学概论》、《三针疗法》、《实用中医新方新药手册》等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