🏡 您的位置:首頁 > 賴姓 > 渊源迁徙

松陽賴氏根在寧都

✍作者: 賴傑文Ivan   🌎來自: 賴氏網   🕗時間: 2022-2-25   👆浏览: -

tags: 寧都 松陽 賴姓

  我們炎黃子孫都有壹種深入骨髓的信念,這就是葉落歸根!我們每壹個人的簡歷上都有壹欄籍貫,籍貫就是祖居地。我們的祖先走南闖北,甚至漂洋過海,他們每到壹個地方便落地生根,開創基業,然後又分出壹批人,繼續往前走,當歇下來的時候他們又想起了祖居地,於是便尋根問祖,有的也就幹脆回到祖居地安居樂業。
每個人都會有尋根問祖的沖動,都會追問自己來自何處。翻開各地賴氏歷屆譜牒,大多數都能找到祖居地——寧都'桴源'、'赤竹坪'。尋根溯源,寧都賴氏是松陽賴氏的大流,也是松陽賴氏的源頭,是百萬賴氏的根和本。

壹、 寧都賴氏的形成
據《桴源賴氏族譜》賴氏相國茹公發跡二修譜序中記載:'初祖忠誠公,三國時人也。子定風直士,字列寶(光公),由宦居浙東,卒葬城西半舍許太寧鄉,時(西晉惠帝)光熙元年(公元306年)。'
'層巒復嶺繞村遮,道是陽都最舊家;熱水尚存三國墓,霧峰猶放六朝花。'這是清道光乙巳年(1845年)賴拱辰謁祖時留下的'桴源即景'。在贛江源頭,梅江河發源地的巍巍群山中,壹條清澈見底的溪流旁,有壹池溫泉,日夜噴發串串氣泡,騰騰熱氣,正對溫泉約兩百米,有座巍峨雄偉的古墓,即熱水寧都賴氏始祖忠誠公墓。此墓屢修,清道光乙酉年(1825年)大修。《重修忠誠公墓記》中記載:'據舊碑載,公生於(三國)後漢建興(蜀漢後主劉禪的年號)十四年丙辰(236年)八月十二日戌時,自活州豐寧縣平寧裏徒揭陽之桴源,歿於永熙戊午(永熙僅半年,實是西晉惠帝元康八年,298年)二月十八日,葬三都熱水,火龍吐珠形,醜山未兼癸丁三分。'
寧都賴氏自晉初忠誠公為避戰亂,擇贛南最北部,揭陽之桴源(今寧都縣肖田鄉美佳山村)定居。這裏山清水秀,氣候宜人,耕種條件優良。賴氏在此邊陲村落聚居、蕃衍達1700多年,雖時有後裔外遷,但壹直沒有斷居過,其裔孫衍傳海內外已逾百萬人,正是星羅棋布,瓜跌綿綿。翻開海內外賴氏聚居地的賴氏家譜,莫不是與寧都賴氏有密切的血緣關系。到目前,桴源賴氏在當地已傳60多代。經過1700余年的滄桑變幻,熱水忠誠公古墓現仍保存完好。而桴源村的賴氏宗祠,雖不華麗,但古樸莊嚴,令人神往,2000年經寧都縣人民政府批準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唐長安二年(702年),客家最早的族譜,賴氏子孫的'傳家之寶', 由賴雪溪公主持編修的《桴源賴氏壹修族譜》在桴源誕生。這些不僅是賴氏寶貴文化遺產,也是賴氏發展史和中華文明史的見證。
西晉惠帝永興元年甲子(304年),賴忠誠子賴光,字列寶,號定風直士,因文選有功,出任浙江觀察使,復任南海提刑觀察使,督理學校副使。西晉短暫的穩定繁榮,緊接而來的是'八王之亂',皇室離散,骨肉相殘。賴列寶忠義剛直,於永興二年乙醜(305年),上章奏核成都王司馬穎,後被晉室詔加為太尉。同年秋七月,賴列寶跟隨東海王司馬越,出征討伐成都王司馬穎,中途卒於軍營,時值壯年,賚受天府治喪,返葬浙東城(據說是紹興)西半舍許(15華裏)太寧鄉。桴源三世祖賴元(玄),字遠大,奔父喪而往浙,因'哀毀過禮',而留居浙。四世祖賴莊,字士端,世居桴源,東晉孝武帝寧康年間(公元373—375年)任南康郡太守,加崇政班禦史,薦升司馬。'後見世事日非'而離贛,因祖父光公葬於浙東,故遷居浙江松陽縣。從上可以知道,賴忠誠開辟桴源後,其二、三、四世三代子孫都是從江西寧都桴源遷往浙江的。五世祖賴遇,字臣慶,東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癸巳(公元393年)任郎中,後遷任江東太守,加升副史兼管屯田事。東晉安帝隆安二年戊戌(公元398年)十壹月十六日上表奏請松陽為郡,次年十壹月十三日詔下,並加職賴遇為屯糧道監察禦史。由此,賴氏在浙江松陽稱盛。賴遇之子賴匡,字廷輔,東晉安帝義熙間(公元405-418年)任大學博士,官武英殿大學士,升相國,位太師,爵茹公,後棄爵歸隱松陽,歿於東晉恭帝元熙元年己未(公元419年)。
松陽賴氏源於寧都賴氏,雖忠誠公於寧都桴源開辟繁衍短暫,但其奠定了松陽賴氏的基石,松陽賴氏尊忠誠為'始祖'、'實宗'應毫無異議。

二、寧都賴氏的發展
東晉末年,賴匡之子賴碩,字仲方,東晉安帝時(公元397—418年)官任太常寺,時政歸劉裕,晉室無救,繼承父誌,亦棄官歸隱松陽。於劉裕即位後十三年(宋文帝元嘉九年,公元432年),因避變亂,與弟賴毅(字仲堅),'追尋先祖忠誠公芳蹤,避居古地揭陽之桴源'。這是賴氏有文字記載的第二遷入桴源。桴源地處山谷之中,地勢低窪,水流不暢,暴雨時往往洪水為患。賴仲方定居桴源後遭洪水,家物蕩然無存,因焚香告於天,置金花鼓於江流(今寧都縣梅江河),願視鼓所止而居,後鼓止於金精塹口(今寧都縣梅江鎮逕口村境內翠微峰下),看地勢平坦,暫住於此,但虎豹逼人,傷及家畜,不便久居。遂於劉宋元嘉末年(宋文帝元嘉30年,公元453年),遷至赤竹坪(又稱雪竹坪,今寧都縣城梅江鎮),不辭辛勞,拓荒築室,興建廳堂亭廡,自號'築室翁'。赤竹坪在梅江河西畔平川地,地平土肥。雖屬洪荒,且竹木茂密,經逐年開發,勤勞墾種,終成賴氏樂土。當時賴氏在赤竹坪開發的範圍,東至豬岡山(今梅江鎮河東),西至覆船岡(今梅江鎮劉坑村楓樹壟後)、鵝鴨塘(縣烈士陵園附近),南至螺石寨(今竹笮鄉大富村石板橋後老鷹山),北至當口嶺(梅江鎮逕口、誌坑、羅家壹帶),方圓數十華裏。所建廳堂屋舍,氣派非凡。東畔開'愛蓮池',西畔立'復松亭',南畔白竹巷鑿'玉泉井',北畔建'小溪書屋'。賴仲方詩禮傳家,潔身自好,傳承耕讀治家的中原士族傳統和典型的客家門風。後來,教諭遊寬曾題其榜,有'草堂春暖乾坤潤,不沾王門半點塵'之句。
賴仲方領賴氏在赤竹坪(即雪竹坪)立足定居後的140余年間,丁口大發, 是寧都賴氏鼎盛發展的時期,賴仲方生三子,長子賴徽,字文獻,生子辰;次子賴郁,字文華,號東谷居士,生子定,字大用,官潭州(湖南長沙)轉運使,其後裔家潭州;三子賴燦,字文輝,號枕流遺老,生子七,昭得度明思求彥,賴昭,字宣著,號東軒,生子四,塤(字聲和)、篪(字聲葉)、琴(字聲清)、瑟(字聲雅);賴得,字宣仁,號雲谷,生三子,標、極、樞;賴度,字宣儀,號象庵,生壹子奉;賴明,字宣光,號健翁(健庵),生子二,杞、松;賴思,字宣繹,號容易老,生五子,蘭、蕙、芝、蓀、萃;賴求,字宣行,號雲俊,又號將相老,生子三,播、抑、揚;賴彥,字宣傑,號俊士,生子壹,棟。以上總稱'七宣八派',各派子孫繁盛。

經壹百四十余年幾代人的開發,到隋初雪竹坪已'人煙日繁,儼然勝地',譜載:'有人畜地脈所致(即好風水)'。隋開皇十八年戊午(公元598年,忠誠公去世後三百年),地方官因見赤竹坪賴氏,人財鼎盛,便奏請朝庭遷縣治於雪竹坪。朝庭準奏,改寧都縣為虔化縣,遷縣治於雪竹坪。並準備給賴氏族人以爵秩,賴氏固辭,曰'先公食邑潁川,本系世祿之後,嘗言壹身之貴,不足為榮,奚以食邑為哉,願樂田園足矣!'遂以金銀各百兩,及官竹園、釣州壩、繞塔嶺周圍二十五裏田地貿易,置換雪竹坪作虔化縣官署衙門。
從雪竹坪設縣治以來,寧都古城延續到現在,壹直都是縣衙或是州署所在地,已有1400多年歷史。為念賴氏開拓之功,當時朝庭在縣城敕建'神司'、'華表'、'靈山'三廟,合州永祀。封賴文輝'神司神',建'神司廟',在州治儀門外左,州憲朔望行香。封賴文華為'華表神',在州治東大街石橋頭,即削筋街,建'華表廟',每值神誕,合關迎神像於大街,華表廟連日演戲慶祝。封賴文獻為'靈山神',在州治西,城隍廟背靈山巷建'靈山廟'。《寧都直隸州誌》載:'《辛酉誌》曰:上三廟,傳為祀賴氏祖文獻、文華、文輝,州治舊名雪竹坪,系賴姓地基,故設祠祀。'賴氏後人為紀念仲方公開發縣城奠基雪竹坪所創立的歷史功績,在寧都州衙後面(現稱老衙背)建'仲方公祠'。舉人陶莊作聯雲:'為布衣子孫雖簪纓不離本色,掌秘書門戶有經籍仍見光華。'在仲方公祠西面另建'文輝公祠'。為發展教育,清乾隆三十三年(1768年),在州城衙背仲方公祠之西,文輝公祠之東建'松陽試館';嘉慶二十五年(1820年),在仲方公祠後蔡屋巷內高棚下又建'賴溪試館',均為童生考試上進之用。經歷代修葺與保護,賴仲方公墓(今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)至今尚存於縣城南郊,梅江鎮高坑村麥畬埏,319國道旁,已有壹千五百多年的歷史。
綜上所述,寧都賴氏是松陽賴氏的大流,是百萬賴氏的根和本。

-責任編輯:鈺龍 文章頁數:第[1]页 
 💠 新聞評論
😶 还没有相关的评论!

㊔ 您的大名: 游客也可以评论^_^ (注册) 验证码:  如果发生验证码错误请刷新页面再发表你的评论
🔔 友情提醒:评论限制在100字以内    
📲 本頁手機二維碼▼

壹手機/平板掃描打開即可
閱讀本文。二在微信中:發現→掃壹
掃,打開,點擊右上角的 ... 可將
本頁分享到微信朋友圈。
🌿 本級分類列表
渊源迁徙
郡望堂号
宗祠宗親
賴氏族谱
賴氏字辈
历史名人
賴姓取名
賴姓影視
賴姓文学
企业品牌
青田賴姓
当代人杰
🔍 站內文章搜索





🔝 本類閱讀排行
» 松陽賴氏根在寧都
» 明清閩西客家倒遷入浙史
» 賴姓遷徒分布
» 賴氏起源
» 客家姓氏《賴》氏起源遷徒祠堂考
» 賴國历史及賴字本义
💰 贊賞賴氏網

網站地圖 | 關於我們 | 廣告服務 | 聯系我們